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经历/课程是什么?
A: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两段经历:
一段是曾在学校小礼堂参加陪伴自闭症儿童的活动。每每路过小礼堂都会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这个过程教会了我怎样照顾他人,观摩到相关专家用特殊的技巧在陪伴患病儿童运动、玩耍的同时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
另一段是第一学期开设的《早期临床接触》这一课程。在科室遇到一位有智力障碍的女孩,在治疗过程中了解到,她身患一种罕见病,但因所在地的医院一直没能确诊,长期的病情延误导致了智力损害。但协和有能力诊疗这样罕见疑症,心中不禁生出强烈的自豪感。由此延伸来看,我国对这类罕见病的筛查和诊断的普及有待建设和提高。近年来我在进行罕见病工作中也常常回想起这段经历。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在协和言传身教等特色教育理念之下,逐渐形成了很强的自主性和观察能力,能让我得心应手地处理学习、策划或执行工作。在协和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在多个职业发展阶段能够一通百通。无论是在协和医院做临床工作,还是现在从事创新型大数据的医疗信息领域,协和的求学经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至今,我还时刻铭记协和人安身立命的准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并以此来指导我的工作。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随着职业发展到后期,我就越能够体会到协和经历的宝贵。身处在各行各业的协和学子都非常优秀,求学阶段的学弟学妹应该以杰出的前辈们榜样,适当提高对学业的要求,敢当人先。如此才有机会与优秀的校友在工作中配合、互助,既可成就自身,也能为学校和国家做出贡献,不负协和赋予的光辉烙印!
另外,如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杜斌师兄及一批协和人,协和人在面临大事件时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人人闻之敬服。作为已经立于中国医学教育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学弟学妹们应继往开来,严格要求自身,回馈社会与人民!
花苏榕 临床医学(八年制)2003级校友
现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曾获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技能大赛冠军、优秀员工、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带教医师等称号,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临床与病理杂志》中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多项其他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自然及其他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曾出演央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多档健康科普节目。曾获邀请赴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日本及香港大学等地交流,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祝愿母校协和坚持优秀传统,焕发新的生机,成就医学辉煌!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或者见实习科室是哪个?
A: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基外一病房的实习轮转。但是基外一还在老楼3段7,有一天晚查房看一个whipple术后的病人,看的时候还好好的,还没等大家下班,病人就大出血了。幸亏主刀和组里的人都没走,非常迅速地输血、抢救、急诊手术,最后患者顺利出院。特别像电视剧,但更加真实而有画面感,坚定了自己当外科大夫信念和自豪感。
Q:您觉得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在协和的这八年里,我是广泛的尝试了各种的可能性。积极参与社工,在班长和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中锻炼了为人处世的能力;也尝试了金融机构的实习,提高了领导力和视野。相比于需要毕业、考研、考博的同学来说,协和八年制在过程中压力较小,因而给了我很长的时间能够做“价值投资”,能够去做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而不用太在意这个社会的评价。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活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对某一件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浮动。人们往往只能看到眼前价格的高低,而忽略了这件事对自己本身的价值。因此,不必对那些快速蹿升的热度趋之若鹜,更不必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一味否定,而是要冷静的对价值有自己的判断。用这样平和的心态去享受自己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把视野扩展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丰富自己的经历,去使人生变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