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课程/记忆?
A:其实印象深刻的有几门课。首先是解剖,这是从北大来到协和后我们上的第一门课,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是曹承刚老师。实体解剖、采用英文授课与考试、实验室随时开放,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然后是生理学,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樊继云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大学期间第一次科研探索,让我们自主设计一个科研方案。当时我们三个同学做了一个大鼠酒精肝的模型,给大鼠喂了两三周酒,最后把大鼠肝脏做了包埋切片并在病理科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评估。这完全是自己主动自主地去做一个科研的设计,感到很有趣,印象也很深刻。
还有一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寄生虫课,当时授课的是刘宝丰老师,他是一个很瘦但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人,讲话细声细语,课程教授的内容、知识体系和思路也都是一等一的好。
至于临床,那肯定是陈元方老师。我们那届刚好协和医学院经历了一次扩招,也进行了教学体制的探索性改革,陈老师自94级——也就是我们的上一级——开始将诊断学的课程完全重组,围绕临床症状去组合,形成了崭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之外,陈老师对学生非常爱护,对老师要求特别严格,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尽管陈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仍常常工作到很晚,她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陈奶奶,特别是我们这些94、95级的学生,对陈奶奶的感情都非常深。还有一位是内科的张奉春老师,师德高尚,学术敏感性和临床思维都特别突出,称得上为人师表。
当然,最让我难忘和感激的是金征宇老师,我的科研实习导师。金老师既是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为人处世方面的良师益友,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金老师的教导。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一方面,协和八年制一向被称为干细胞式培养,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比较独特。协和的培养属于一种职业的定向性培养,八年的培养使我们能够熟悉医学领域,因此毕业后即便不做医生,工作方向也大多与医学方面有关,比如医学类的风险投资、医学相关的科研、行政管理等等。此外,协和优势在于学生体量小,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其他医学老虎机游戏无法媲美的。
另一方面,在大学的学习环境和经历构建了我们的朋友圈、关系网,与初高中同学不同,大学同学、校友之间的支撑非常关键,也希望未来协和能够增加校友之间的联络,拉近彼此的关系。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协和是我的母校,从18岁开始,我与协和有着20多年的缘分,身上也有着深深的协和烙印。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协和的感情会逐渐加深,并以各种方式表现和映射出来,但更多的还是深藏在灵魂中,真正的东西都在自己心里。
师弟师妹们都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进入协和。当我们真正踏上医学之路后,可能会感到犹豫和彷徨,但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坚定地走下去。不论我们选择哪一条路,都会有坎坷,但只要我们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我认为作为协和人,要有对医学的执著,有对医学、对病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是作为医生的,也是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医生要治病救人,应有比普通人更高尚的品德,心里面要有做出一些牺牲和付出的准备。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依赖于人的积极推动,协和人在这之中起到较大的作用。很多协和的同学,可能会走到全国各地去,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你们也很可能成为这样的引领者,要对自己未来承担的责任有所准备,学习时要扎实地领悟教科书之后的故事和理念,学习技巧方法和本质,在打牢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相信师弟师妹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课程/记忆?
A:记忆最深刻的课程是诊断学,当时协和的临床课程正经历教学改革,我们(1995级)和1994级是改革的对象。陈元方老师主导了整个诊断学的授课,内科教秘是心内科倪超教授,我们一般都称呼陈奶奶、超哥。整个诊断学给我的印象可以用强、新、高、累四个字来概括:师资强,8个专业都派出了精兵强将脱产带教,现在来看这些老师应该说是群星璀璨,包括曾小峰、杨爱民、刘正印、王京岚、苏颖、许莹等各位大牌教授。内容新,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参照美国医学院的教学体系,围绕一个疾病或者内容,多方位多层次组合授课,让大家把诊断学、病理生理学、治疗学能够串在一起。强度高,课程设置密度高,更重要的是考试频度高,每周至少两次考试,尤其是问诊的考试,几位教授环坐,其中一位扮演SP,各种问题轮番轰炸,好像没有几个同学出来不是灰头土脸的,不过现在想来,最重要的临床思维能力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说完上面几点,累大家就可想而知了,不过那是累并快乐着,这段经历让我们终身受益。
如果要说印象最深的一节课那是罗慰慈老师的一节课,当时他身体不适在住院治疗,到了上课时间临时让护士拔了吊针赶来十教(第十教室)给我们上课,他说医大同学课程安排很紧,内容又很重要,不能耽误。老协和人对后辈学子的爱护、对临床教学的重视、对科学的严谨态度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协和的严谨治学精神、老师前辈的言传身教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激励我努力工作、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协和的培养体系给了我们多方向发展的机会,既可以选择做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有理想的医学科学家,还可以选择做一个杰出的生物学家,或者做一个有愿景的医药投资行业的开拓者。在北大的两年半时间,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但仍使得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人文学科,使得我们和其他医学老虎机游戏的学生相比,有更多的机会或者视角去思考人生方向。生物学实验的基础以及回到协和之后的科研训练,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协和的经历是人生最美好的8年,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珍惜在协和的每一天,重视你的每一个实验、每一项操作、每一份病历。因为多少年后当你回想往事时,不会感叹有哪一滴汗水白流了,只是会惋惜当初怎么没去多学点、多干点、多流点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疗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助理、医疗团队组长,卫健委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主委,IUA中国分部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北京市科技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主要擅长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狭窄和静脉血栓的血管外科治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著和SCI论文40余篇。作为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多项临床和基础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包括华夏医学奖在内的多个省部级奖项。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课程/记忆?
A:解剖课。解剖课是较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也可以说是为我们打开了医学的大门。解剖课让我体会到科学和艺术的融会贯通,在诸多的器官构造中切身地感受到人体的精密与完美。人体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解剖这件事情也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一个利落完整的解剖过程也能体现出操作者完备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逻辑思考。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在母校的求学经历,除了为我带来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提升,更多的还有对我人生态度的影响。仁心仁术是母校给予我的人生信条。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协和人,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希望学弟学妹们常有家国情怀,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与抱负,成为对国家与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
现任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管理事业部总经理,曾参与中国人保健康险公司筹备,有17年专业健康保险行业经验。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课程/记忆?
A:内分泌科。在该科我为一个糖尿病足的病人换了一个多月药,和病人成了朋友。忘不了病人出院时感谢的眼神,它使我真正理解了医者仁心的含义,也明白了为病人设身处地着想、真诚交流的重要性。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求真求解的批判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协和的学生不光要能记住结论,还要有抽丝剥茧、寻根问底的解剖意识,在工作做事时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能力;另一个是学习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培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风格,不管是在基础学习阶段、临床学习阶段还是科研阶段,都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我们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能力较强。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协和是我们一辈子的标签与荣耀,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多为母校争光,为医学的发展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工作多年,专业领域涉及腹部、妇产科、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等多数器官系统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临床及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主要研究方向为腹部、妇产科、血管及浅表器官超声。参与多项国家及医院课题,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交流及翻译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参加编写论著多部。参与科内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课程/记忆?
A:现在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在医大学习的胚胎学,从一个受精卵长成正常的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因为中间可能会出很多差错。现在的学习方式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学校的课程就是给你打开一个门,不是说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当你需要的时候,你能通过这个门继续学习。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协和基础学院提供了广泛而精深的基础医学教育。采用英文教材的解剖学和胚胎学让我们对医学专业词从陌生到熟悉,而我现在的工作也经常需要描述解剖结构,这是令我受益无穷的两门课程。系统讲述组织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到生理学和病理学,也对以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过头来看,协和基础医学的教育是十分突出的,当时觉得压力最大考试最难的课,确实在临床工作中最有用,也最有助于我们透过疾病的表象深入探究其本质。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希望学弟学妹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之后能安心学习的时间不多了,能够心无旁骛的好好学习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事情,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呀!